正當大家都認為 Intel 第十代 Core 處理器以 10nm 製程、Ice Lake 架構之姿登場,近日 Intel 卻新增 14nm 製程、Comet Lake 架構的產品線,同樣歸類為第十代 Core 處理器,主打低功耗卻擁有 6 核心、更強的多工效能。
從規格表可以看到 Ice Lake 和 Comet Lake 同樣有 Core i3 / i5 / i7 三種位階,不過 Ice Lake 核心數量最多只到 4 核心 / 8 執行緒,採用全新 Sunny Cove 架構指令集,快取記憶體最大 8MB,外部記憶體最高支援至 LPDDR4x-3733,並搭配 Iris Plus 第 11 代內顯,且 Thunderbolt 3 頻寬直通 CPU,WiFi 6 (802.11ax) 模組也整合至 495 晶片組內。
而 Comet Lake 最大核心數來到 6 核心 / 12 執行緒,可以說是 Coffee Lake 架構的精進版本,因此無 Sunny Cove 架構指令集,快取記憶體最大 12MB,外部記憶體最高僅支援至 LPDDR4x-2666,內顯僅一般 UHD Graphics,Thunderbolt 3 和 WiFi 6 (802.11ax) 介面皆獨立在外,須透過 400 系列晶片組串接。相較 Whisky Lake 整體效能提升 16%,在 Office 365 甚至可提升 41%。
雖然製程架構不同,但 Ice Lake 和 Comet Lake 都無論是一般低功耗的 U 系列或超低功耗的 Y 系列處理器,都具備 Intel Adaptix 動態調較技術。若 OEM 製造商可提供更優異的散熱環境,處理器可加速額外提供 8~12% 性能,當然耗電量、發熱量也會跟著提高。
種種跡象顯示,Intel 認為 14nm 製程更為成熟,產能也相對充足,因此以 Comet Lake 架構穩定市場供貨,並祭出 6 核心產品,讓低功耗產品線擁有更優異的多工效能,以同時因應消費級與商用級市場需求。
10nm Ice Lake 架構主打 AI 加速和更強內顯,影像方面的處理效能更優異,Intel 表示其性能約莫可達 NVIDIA GeForce MX150 水準,目前僅供一般消費級機種,暫不推出商用機種。
第十代 Core 處理器的命名應該是消費者最需要留意的。10nm Ice Lake 架構會以 10 開頭的 4 位數字,5 或 8 結尾是 U 系列、0 結尾是 Y 系列,搭配 G7 / G4 / G1 等 3 種不同位階的內顯。而 14nm Comet Lake 架構則是延續前幾代命名原則,以 10 開頭的 5 位數字搭配 U 或 Y 結尾。
不得不說這樣的命名原則時在相當容易令人混淆,強烈建議消費者採購前請務必先了解自身用途需求,確認過處理器型號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