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肺炎疫情對於人們的生活影響甚鉅,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小的衝擊,但也因為防疫隔離讓大家無處可去,也間接地推升了家庭娛樂相關產業的發展,其中「電玩遊戲」相關的產品可說是其中極具話題性的一類,除了各類型的遊戲機,原本就人氣滿滿的「電競筆電」也成為今年不少人下手的目標之一。
至於在眾多的電競筆電品牌中,最具知名度、且旗下產品系列最為多元的應該就屬 MSI 微星了,從入門等級的 MSI GF 到最頂級的 MSI GT 總計有多達六個系列,甚至還有以 AMD 處理器與核心的 Alpha 與 Bravo 兩個新產品線,選擇十分多元,不過若是要說到其中最具特色的,應該還是定位兼具輕薄與高效能的 MSI GS 系列!
以黑色為基調的 MSI GS66 Stealth 在視覺上沒有一般電競筆電的狂野奔放,而是更偏向簡約、內斂的商務取向風格。
而今年新款的 MSI GS66 Stealth,也延續了前一代不同於典型電競筆電充滿科技感與肌肉線條的外觀設計,而偏向更近似於專業商務筆電的低調、時尚感,全機採用黑色塗裝與金屬材質,並搭配極度簡約的設計線條,雖然看起來不怎麼花俏,但卻在細節的處理上提供更出色的質感呈現。
雖然內在的效能極其優異,但 MSI GS66 Stealth 仍然做到重量在 2Kg 左右的「羽量級」,相較於一般電競筆電動不動就超過 3Kg 的笨重,更適合隨身攜帶使用。
雖說 MSI GS66 Stealth 的外觀「不那麼電競」,但內在的規格卻是不折不扣的頂級用料,全系列除了採用第十代 Intel Core i 系列處理器,同時也標配了 高效能的獨立顯卡,以及 DDR4-2666 規格的高速記憶體和 1TB M.2 SSD,為玩家帶來最極致的效能表現。
除此之外,MSI GS66 Stealth 也同樣採用極窄邊框螢幕設計,邊框僅 4.9 mm,可提供更開闊的視野,另外更搭載目前全球最高效率的 Full HD 300 Hz 電競面板,提供最為流暢的視覺體驗,另外還有新款 DYNAUDIO 調校的新款雙響單體揚聲器,位置由過去的機身底部改為 C 面向上發聲的設計,實際的聆聽效果也更為震撼!
外觀低調的電競機種,拿到星巴克裝文青也沒有違和感
今年的 MSI GS66 Stealth 在外觀設計上走的是更簡約、內斂的風格,對比近幾年 MSI 所推出的創作者筆電可說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和大家刻板印象中的電競筆電有著極大的不同。
而這對於希望擁有強大效能,但卻不希望筆電外觀過於「高調」的使用者來說,可說是「如魚得水」一般,且筆電本身的設計雖然低調,但卻在細部設計上呈現了極高的質感,對比旗艦等級的商務筆電,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就算帶著到星巴克使用,不僅完全沒有違和感,卻也同時更為吸睛呢!
MSI GS66 Stealth 的上蓋沒有任何多餘的線條裝飾,僅壓印了 MSI 電競龍魂的黑色線稿 LOGO。
雖說上蓋並沒有額外的裝飾,但以霧面噴砂處理的表層卻相當有質感,也能有效避免指紋的沾染。
機身底殼也是一體成型的設計,機身上下兩端都設置有單一的長條型止滑墊,讓玩家在進行遊戲的激烈操駕之下也能保持穩定。
在底殼大面積的沖網散熱孔底下隱藏了三渦輪風扇與七散熱導管的「Cooler Boost Trinity+」散熱系統。
MSI GS66 Stealth 的機身內面也是與外觀相同的黑色搭配,視覺上相當有一體感。
MSI GS66 Stealth 的螢幕三面窄框設計,僅 4.9 mm 的邊框能最低限度地減少視覺上的干擾。
螢幕上方可看到 HD 畫質的視訊攝影機,同時也支援紅外線臉部辨識,並配置有陣列式麥克風。
機身 C 面配置了 80% 的孤島式鍵盤,提供更合理的鍵距排列與更大尺寸的觸控板。
MSI GS66 Stealth 的鍵盤支援每鍵 RGB 背光設定,可自由搭配不同的燈光顏色與動態效果。
鍵盤本身按壓時的回饋表現相當優異,無論是日常打字使用或是玩遊戲時操作都有相當靈敏的手感。
前置式的 DYNAUDIO 雙響單體揚聲器,能完整覆蓋高中低音域,更能讓玩家感受到具包覆性的立體感。
機身右側可看到耳機/麥克風二合一孔、USB 3.2 Gen2 C 埠與雙 USB 3.2 Gen2 A 埠、RJ-45 埠。
身左側則有電源接口、Thunderbolt 3 埠、HDMI 埠與 USB 3.2 Gen2 A 埠。
硬體規格與效能跑分全解析:打破電競筆電高效能 = 超笨重的刻板印象
今年新推出的 MSI GS66 Stealth 共提供了多款不同規格配置的機種,其中最高規格的配置採用第十代 Intel Core i9 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 With Max-Q 8GB 獨顯,基本上在效能的表現已經可以比擬電競桌機等級,但卻沒有一般高效能筆電動輒超過 3 Kg 以上的沉動負擔!
而此次筆者測試的則是規格相較更偏主流的第十代 Intel Core i7 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6GB 獨顯的版本,但這樣的規格基本上已經可以滿足絕大多數遊戲玩家對於效能的追求;其他像是 DDR4-2666 記憶體、1TB M.2 SSD,也都是目前市場上高階筆電的一時之選,在接下來的段落中,我們也將為大家進一步介紹這款筆電的硬體規格與效能跑分的結果。
MSI GS66 Stealth 的系統基本資訊。
CPU-Z 的處理器資訊。
CPU-Z 的記憶體資訊。
CPU-Z 的記體模組資訊。
GPU-Z 的整合式顯示卡資
GPU-Z 的獨立顯卡資訊。
透過 AIDA64 查看螢幕面板的規格。
透過 AIDA64 查看儲存設備的規格。
透過 AIDA64 查看網路設備的規格。
透過系統的顯示資訊,可看到螢幕為 Full HD 解析度,高達 300Hz 的刷新率。
除了極其優異的內在規格, MSI GS66 Stealth 令人眼睛一亮的地方當然就是規格更上一層樓的電競級螢幕,可提供高達 300 Hz 的刷新率,相較於目前電競筆電主流的 144 Hz 還要再高出一倍,視覺上的流暢度真的非常有感,也能完全發揮內置高效能獨立顯卡的高幀數表現能力。
透過 PerformanceTest 9.0 獲得 3667.5 的分數,優於 74% 的受測電腦。
Geekbench 4 的處理器跑分資訊。
透過 CINEBENCH R15 的跑分結果。
透過 CINEBENCH R20 的跑分結果。
PCMark 10 標準模式的跑分結果。
PCMark 10 Express 模式的跑分結果。
PCMark 10 Extended 模式的跑分結果。
CrystalDiskMark 針對內建 SSD的跑分結果。
ATTO Disk Benchmark 針對內建 SSD 的跑分結果。
3DMark 的 Sky Diver 模式的跑分結果。
3DMark 的 Night Raid 模式的跑分結果。
3DMark 的 Fire Strike 模式的跑分結果。
3DMark 的 Fire Strike Extreme 模式的跑分結果。
023:3DMark 的 Fire Strike Extreme 模式的跑分結果。
3DMark 的 Fire Strike Ultra 模式的跑分結果。
3DMark 的 Port Royal 模式的跑分結果。
3DMark 的 Time Spy 模式的跑分結果。
3DMark 的 Time Spy Extrme 模式的跑分結果。
VRMark 的 Orange Room 模式的跑分結果。
VRMark 的 Cyan Room 模式的跑分結果。
VRMark 的 Blue Room 模式的跑分結果。
SteamVR 效能測試結果。
遊戲運行實測
為了進一步了解 MSI GS66 Stealth 在遊戲運行的實際表現,筆者也選擇了三款內建效能測試的遊戲:《戰慄深隧:流亡》、《古墓奇兵:暗影》與《戰爭機器 5》作為測試工具,下面也為大家分享一下效能跑分的成績!
《戰慄深隧:流亡》內建的 Benchmark 在「Extreme」設定下的跑分結果。
《古墓奇兵:暗影》在畫質「最高」下的跑分結果。
《戰爭機器 5》內建效能測試模式,在設定「超高」情況下的跑分結果。
(圖片組)
內建功能完備,玩家輕鬆掌握筆電運作狀態與效能表現
內建於 MSI GS66 Stealth 中的 Dragon Center 可以提供使用者一個整合型的工具介面,提供各類型的功能,像是預設的主頁就可查看系統資源的監控,包括處理器、顯卡、儲存設備與記憶體…等。
Dragon Center 內建的的「遊戲模式」,在開啟後可針對支援的遊戲進行運行時的設定最佳化。
Dragon Center 中也登了多種不同的運行模式,包括極致效能、平衡、寧靜、超級省電與使用者自訂…等,可以依不同需求來進行切換。
在一般設定中,也可以針對玩家的需求來進行設定,比較常見的像是可將 Windows 鍵關閉以避免玩遊戲時誤觸跳出到桌面,或是關閉攝影機或是切換 Fn 鍵的鎖定…等。
另外在 Dragon Center 中也整合了微星筆電的螢幕顯色模式切換的「True Color」功能,共有五種模式可以調整。
Nahimic 音效強化工具也是 MSI 筆電中的必備工具之中,針對音訊可以有不同類型的效果強化,共有四種不同的模式可以選擇。
Nahimic 的音訊模式在切換至電影模式後,可開啟虛擬環繞功能獲得更好的立體聲效果,也能開啟智慧型音效將聲音切換至最適音量。
通訊方面也能透過特定模式來針對語音方面的聲音進行強化。
遊戲模式也可透過虛擬環繞效果與語音清晰度來獲得最適合的聆聽效果。
除了音訊,Nahimic 工具也能針對麥克風提供強化效果,像是可去除背景噪音的噪聲抑制功能。
另外 Nahimic 也提供 Sound Sharing 的功能,可同時連結兩支藍牙耳機進行同步播放。
絕佳效能與穩定性讓人驚艷,外觀十足低調更能滿足專業人士需求!

目前在市面上推出輕薄取向電競筆電的品牌為數眾多,但受限於高效能硬體在運作時會產生的「熱浪」,在有限的空間中更需要散熱的高效率,也因此真正可以做到長時間運行卻又保持高穩定性的產品並不多。
不過微星可說是目前市面上電競相關廠商中,最早發展輕薄電競筆電的一個品牌,也因此早就建立起最適合輕薄筆電的強效散熱系統,而 MSI GS66 Stealth 也採用新世代的 Cooler Boost Trinity+ 散熱模組,更進一步提升氣流於機身中循環的效率,而這也是讓這款電競筆電在保持纖薄設計的同時,也能兼具高效能與穩定性的主要原因。
說到了效能方面的表現,此次受測的 MSI GS66 Stealth 也搭載了第十代的 Intel Core i7 處理器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獨立顯卡,足以使用高畫質設定下流暢運行 3A 級大作,也能支援即時光線追蹤與 DLSS 深度取樣學習功能,進一步提升遊戲畫面的表現力,在遊戲方面的表現絕對可以滿足玩家的需求

除了內在強悍的規格,MSI GS66 Stealth 在其他規格方面也有不少的亮點,像是採用窄邊框設計的 300Hz 高刷新率的電競級螢幕,在實際運行遊戲時就令人耳目一新,也能進一步發揮筆電內建高效能獨立顯卡的優勢,進一步為玩家帶來更畫質更清晰、高速下運行幀數更為穩定的視覺效果。
另外還有像是全新的 DYNAUDIO 雙響單體揚聲器,因為改採前置式設計,實際發聲傳遞的效果也更為直接,更具穿透力。
MSI GS66 Stealth 機身的左右兩側與後側皆配置了大面積的散熱孔,搭配內置的三渦輪風扇更能高效率排出機身高速運行所產生的廢熱。
當然,另一個不得不提到 MSI GS66 Stealth 的重要特色,就是在外觀設計上的「低調」,除了更貼近於商務筆電的極簡時尚風格,讓大家看不出它實質上就是一台電競筆電的調性,但雖然外觀上「沒這麼電競」讓人有點不太習慣。
但對於過去希望擁有電競級效能筆電、但對於過度強調科幻、炫目風格的外觀望之卻步的使用者來說,MSI GS66 Stealth 確實是一台可以讓你放心買下去的電競筆電,讓你出入各類型的商務場合都不會有格格不入的疑慮,同時更能透過它的高效能來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同時也能在工作之餘,盡情享受電競遊戲之樂,發揮「跨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