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PS5 和 Xbox Series X|S 上市,可傳輸 4K UHD / 120 Hz 視訊的 HDMI 2.1 介面躍升為市場主流,支援該介面的螢幕近期也相繼出籠。華碩以 43 吋的 ROG Strix XG43UQ 打頭陣,聯手 Xbox 團隊共同開發,支援 AMD FreeSync Premium Pro 技術,兼顧可變更新率(VRR)和 HDR 畫面。
7/26 更新:ROG Strix XG43UQ 定價 NT$ 45,900(含稅)。
規格解析
ROG Strix XG43UQ 其實可視為去年 ROG Swift PG43UQ 的改款,包括 4K UHD / 144 Hz VA 面板、支援 DSC(顯示串流壓縮)、顯色能力覆蓋 90% DCI-P3 色域、通過 VESA DisplayHDR 1000 認證等規格,甚至外觀結構幾乎完全相同。
最大的不同之處當然是介面升級成了 HDMI 2.1,不只頻寬暴增至 48Gbps,還原生支援遊戲最需要的可變更新率(VRR)功能,也就是原先 NVIDIA G-Sync 和 AMD FreeSync 在 DispalyPort 介面達成的抗撕裂、抗遲滯畫面效果。
為了讓家用主機的的使用體驗最佳化,XG43UQ 取得了 AMD FreeSync Premium Pro 認證,支援可變更新率之餘還提供低延遲的 HDR 畫面。甚至還與 Xbox 團隊合作,可在 Xbox Series X|S 實現最佳色彩、對比度與色調設置。
實機外觀與操作體驗
XG43UQ 與 PG43UQ 的結構相同,邊框厚度中規中矩,支架提供上傾 10° 至下傾 5°,備有 VESA 10cm x 10cm 壁掛架鎖點,不過背蓋換成了全白外觀。
I/O 介面端子就豐富了許多,DispalyPort 1.4 雖縮減成一個,但提供了 HDMI 2.1 / HDMI 2.0 各兩組,USB 3.0 Hub 和 3.5 mm 耳機/音源輸入都沒少。靠近電源輸入處的端子仍保有飾板覆蓋,維持美觀。
這台測試樣品的出廠校色資料顯示 sRGB 模式下平的均 Delta E 為 0.83,僅低亮度灰階的色溫偏移有稍高一些。我們再以 Datacolor Spyder 5 Elite 校色器驗證,其顯色能力可覆蓋 100% sRGB、98% DCI-P3、86% AdobeRGB 和 85% NTSC,整體表現相當不錯。
透過 HDMI 2.1 連接至 Xbox Series X 時,請務必將電視和顯示選項當中的「重新整理頻率」設為 120 Hz,視訊模式的「允許可變更新率」也要確保有勾選起來,最後可到 4K 電視詳細資料確認這些功能都有正確啟用。
實測中我們發現一個規格沒提到的驚喜功能,就是 XG43UQ 其實支援 NVIDIA G-Sync Compatible。DispalyPort 1.4 以 DSC 模式傳輸,可提供 4K UHD / 144 Hz 視訊,且 Window 10 系統的圖形設定直接出現「可變更新頻率」選項。
更驚喜的是 HDMI 2.1 也支援 G-Sync Compatible,不過 4K UHD 解析度最高僅 120 Hz 更新率,且必須把驅動的「啟用選定的顯示器模型的設定」勾選起來,Window 10 圖形設定才會出現「可變更新頻率」選項,這時畫面流暢度表現較接近 DispalyPort 1.4,推測此作法是強制讓整個桌面視窗都啟用 G-Sync。
經本站向 NVIDIA 求證,原則上只要螢幕支援 VESA Adaptive Sync 技術,就有機會啟用 G-Sync Compatible 的 VRR 效果,只是部分機種可能未取得 NVIDIA 認證而已。微軟也建議,G-Sync / FreeSync 等 VRR 功能最好是在驅動程式內啟用,以確保最佳視訊輸出品質。
總結
以機身尺寸來看,43 吋螢幕的確不適合一般桌面操作,因此 ROG Strix XG43UQ 比較適用於小型客廳或房間。4K / 144 Hz 或 4K / 120 Hz 搭配可變更新率,再加上 DisplayHDR 1000 的超高亮度對比,以及霧面抗眩光面板,無論家用主機或 PC、遊戲或影片,都能帶來優異的視覺體驗。
雖說前代兄弟機種 ROG Swift PG43UQ 曾訂為 NT$ 49,900,但目前市面上尺寸規格相近且支援 HDMI 2.1 的螢幕售價已落在 NT$ 45,000 附近,稍加一些預算還能擁有尺寸稍大,但色彩/對比度表現更優異的 OLED 螢幕,ROG Strix XG43UQ 的最終定價是得好好斟酌。
ROG Strix XG43UQ 預計 7 月中旬在台上市,有興趣購入 43 吋螢幕來搭配次世代主機的朋友可多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