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遊戲直播平台 Twitch 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 Kevin Lin 今(14)日出席國發會舉辦的「客座創業家論壇」活動,以 Twitch 從 Justin.TV 創業開始,靠實況在世界闖出名號,一直到今年關閉 Justin.TV 並接受 Amazon 併購為止,另以新創業者身份,帶來諸多創業建議。

✱ Twitch 的緣起
台裔企業家 Kevin Lin 在美國紐奧良,就學期間主修生物,曾經在政府單位以及獸醫工作。他直言,Justin.TV 的開端,來自於創辦人 Justin 於 2007 年想到在網路上舉辦 24 小時的實況節目。
於是,Justin 成了平台的第一位實況主,為了實現行動實況,Justin 把鏡頭架在頭上,背起了串流直播盒與 80 磅的電池,走到哪實況到哪。


▲ Justin.TV 最早四名創辦人。
Justin.TV 上線約一年 2008 開始吸引愈多實況主加入。時值 2009 遇到金融風暴,改在風暴來臨前募資的 Twitch 透過技術開發控制成本,增加產值;時值 2010 年,Juntin.TV 開始獲利,團隊開始尋找下一個發展願景。
隨著網路發展,人們開始使用行動直播,卻因為直播時間不長,通常節目結束人氣也散了。Justin.TV 團隊開發可以在社群網路分享的「socialcam」(2012 年獨立後被 Autodesk 收購),另一個是 2011 年推出的 Twtich ,因為他們發現不管是公司內部還是 Justin.TV 實況主,有相當數量的使用者熱衷實況遊戲,並正式在 2012 年推出 Twitch。



Twitch 選用紫色作為代表色的原因,是考慮沒有太多社群媒體會選擇紫色當作代表色。
關鍵性的 2014 年團隊選擇將資源集中在正在勢頭的 Twitch,選擇關閉 Justin.TV 並在同一年接受了 Amazon 的收購。
✱ Twitch 對社群的見解
Kevin 指出實況現行市場更已經超過傳統電視頻道規模。他強調就算人類一天時間被工作、念書、吃喝拉撒睡填滿,但是使用者還是平均擠出 2 小時的時間觀看 Twitch 實況,相當於每日 4 小時電視觀賞量的一半,著實驚人。

Twitch 自始至終將社群視為重點目標,就算沒辦法預設、控制社群會如何發展,但是社群給予的建議、回饋始終是 Twitch 與廠商之間的重要橋樑;一旦社群涉入實況內容,不同的「梗」開始發酵,開始發展為文化,就算觀眾也能對節目播出造成影響。

Twitch 的營收模式以廣告為例,除了每 20 分鐘就會自動播放廣告,首先提供訂閱,讓使用者可以付費支持他們喜愛的跟實況主與認可的娛樂內容,藉以建立同時具備深度、廣度的影響。

Kevin 分享道,很多創業家不見得會注意使用者反饋,甚至覺得觀察社群很累;只有瞭解社群、創造不同世界給社群後,社群開始會自己推出自己的文化、語言。所以,Twitch 樂於與社群互動,不是作為藏在背後的公司,而是主動與使用者接觸。Twitch 甚至會要求員工必須定期與一定數量的實況主、使用者互動。
✱ Twitch 認為的實況主該這樣
Kevin 鼓勵使用者,想成為一名實況主,只要放心做自己,就算表現出錯也沒關係,反而能夠建立不同互動模式,像是回應社群、玩社群想看你玩的遊戲,甚至像《Twitch Play Pokemon》做出更多互動。
另一點是有規律的直播,不見得每天都要直播,但至少要讓觀眾知道你會固定直播。甚至是偶而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讓你的觀眾記得你曾經這麼做。最後要與其他的實況主學習,看他們的到底怎樣做。

✱ Twitch 與電競產業
Kevin 以《英雄聯盟》為例,現有全球 32 億觀眾觀賞,遠超過美國職棒大聯盟、NBA 等運動賽事規模模。電競產值現在大約 11 億美元,但是 Kevin 直言 2020 年將增加三倍來到 30 億美元左右。
實況生態除了提供娛樂,對電競選手而言,還能成為長期推銷自己,打造自身品牌,甚至成為另闢新戰場的可能性。






✱ Twitch 與創業機會
對於新興創業機會,Kevin 認為,如果要成為創業家,最重要是找到熱情所在,找到自己喜愛的議題,只有自己喜歡才可以勇往直前向前邁進,就算競爭對手不斷改變策略,新創團隊也必須專注初衷,兼職核心目標,這就是 Twitch 當時選擇遊戲作為主要發展的因素。
同時,廠商也有必要關注自己的社群,要瞭解到底自己的客戶花了多少時間在自己產品;不斷進行修正、改變,只有不同才能吸引使用者,讓他發現你正在持續改變。不用花太多時間,就算是 1% 的小改變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他更建議,新創團隊最好能在建構階段找到「創業導師」,無論經驗相同與否,但可以透過觀摩、討論,持續「整理」自己的創業思緒。導師不見得只能有一名,他可以有很多,重點是提供不同建議。

當然,要了解自己的弱點,甚至雇用可以幫助你彌補弱點的員工,更不要怕失敗,還要向失敗學習;超過九成的人會因為失敗改變方向,但是真正的創業者就是不要怕失敗。

Kevin 最後以「只有到達目的地才知道方向,中間都是邊摸邊學。」勉勵台灣新創業者;他強調,正因為台灣有很多優秀的全球品牌、創業導師,新創團隊可以本地市場開始,直到瞭解本地市場客群,再慢慢拓展全球。
最後,Kevin 以經典美國漫畫《Calvin and Hobbes》一幕勉勵全場聽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