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技新款的高階電競無線耳機 ASTRO A50X,配備多功能底座,除了兼具充電、訊號發送 / 接收外,還可化身影像來源切換器,能夠同時與 PC、Xbox、PS5 進行連接,並直接透過耳機的控制鍵轉換遊戲平台,免除一般無線耳機每次換設備都要替接收器搬家的困擾。
外觀設計
台灣用戶可能對 ASTRO 這個品牌比較陌生,該品牌的前生為 ASTRO Gaming,於 2006 年在美國成立,主要設計與生產遊戲類的相關周邊,後來在 2011 年被潮牌耳機 Skullcandy 收購,2017 年又易主給了羅技,並持續作為羅技的電競耳機品牌到今日。
而 ASTRO A50X 為 2019 年推出的 A50 Gen 4 的繼任者,外型設計與主打多平台支援的核心概念都保留了下來,故可以在產品的外包裝上看見「適用於 Xbox、PS5、PC/手機」的特色宣傳,並獲得了 Design For Xbox 認證,確保相容性之餘,也不用擔心日後被微軟認定成違規周邊而封鎖。
打開包裝盒,耳機本體除了黑色款式外,另有白色版本可供選擇,同時一如歷代 A50 系列,產品一定配備了專屬底座,且 A50X 的底座在功能面相當豐富,同時兼具了訊號接收器、充電器、視訊切換器功能。
配合底座在連接上的需要,PC 的部分準備了 USB-C + USB-A To USB-C 的充電數據線,當中特別以紅色標註的 USB-C 接頭負責與底座連接;至於 Xbox、PS5 的部分則提供了 USB-A To USB-C 數據線;充電器的部分在插頭的部分採用分離式設計,可以對應台灣或歐洲地區的插座。
耳機在外型線條設計上,與羅技自家 Pro 系列的圓潤外觀相反,A50X 整體線條相當硬朗,帶有一些機甲的風格在,但實際上,A50X 多數區域採用親膚霧面塑膠材質,並有著抗指紋能力,使用一段時間後也沒有留下明顯油汙,反倒是頭樑的部分為亮面的關係,相對比較容易留下污漬。
同時,別看耳機看起硬梆梆的,其實在活動性與舒適性上也做得相當不錯,左右兩側看似天線的柱狀物其實是頭帶,採用無段式調整供用戶依照自身頭型調整耳機貼合度,比起一般段落式頭帶的設計,更容易讓每個人都找到最佳的配戴平衡點。
另外,耳罩支援水平旋轉,能夠像一些音樂耳機一樣,在取下的時候,能讓耳罩的部分貼於胸前,減少下巴四周的異物感,轉頭的時候也不用擔心被耳機卡住。
再加上耳罩與頭樑的部分使用的海綿襯墊非常柔軟,並以高透氣的絨布包覆,即便耳機的整機重量達到 363 克,在實際體驗中,就算長時間配戴也不容易覺得疲倦或壓迫。
不僅如此,羅技也考慮到絨布材質比較容易弄髒,特別是一些容易出汗的玩家,可能長期下來會有清潔或更換需求,耳罩採用相當罕見的磁吸式設計,可以猶如 Apple AirPods Max 一般,只要稍微用力一扳就能將耳罩取下,相當的便利。
附帶一提,雖然耳機沒有特別註明,但拆卸下來的耳罩是有區分左、右邊,裝回去的時候如果配對錯誤,磁吸的效果就很不穩固,反之只要稍微耳罩稍微靠近耳機,就會立刻牢牢吸附。
功能操作方面,A50X 將所有的按鍵都集中到了右耳,包含滑動式電源開關、裝置切換、藍牙、獨立音量滾輪、USB-C 埠,其中 USB-C 本身只能用於充電,不具備數據傳輸能力,所以無法在沒電的狀態下當作有線耳機使用。
此外,右耳罩外殼也有小巧思,提供了遊戲音量 / 語音對話的權重調整功能,透過按壓的方式,可以調節遊戲音效與語音之間的音量比例,相比多數耳機必須暫停、跳出遊戲進到設定中更改音量平衡,A50X 的獨立調節設計確實相當友善。
A50X 左耳的部分則是安排了獨立的麥可風,支援 48 kHz 錄音室級的收音效果,雖然麥克風是固定在耳機上無法手動拆卸,但也同樣有特別考量用戶的需求,加入自動開關功能,當耳機向上收起時,便會自動關閉,反之拉下會啟動麥克風。
需要稍微注意的是,麥克風對於關閉的判定機制比較嚴格,一定要收到最底才會觸發,加上這部分沒有設計提示音效,為避免發生社會性死亡,結束語音派對後務必多加留意麥克風的狀態。
接著把目光轉移到底座,底座的正面設有一排指示燈,耳機的電量會以 4 格 LED 燈進行提示,同時因為具備視訊切換功能的關係,指示面板的右側會顯示目前輸出訊號是來自 Xbox、PC 或 PS5。
而底座的上方設有磁力充電接點,耳機只要靠過去就能吸附,且從接點為左二右一的配置便可看出擺放是有方向性要求的,磁吸力的強度表現相當不錯,既不會輕碰就導致耳機從底座脫落,也不至於到需高度用力才能拔起的程度。
只是磁力接點相對於耳機的尺寸來說略為偏小,較容易遇到接觸不全而無法進行充電的狀況,建議放置耳機時,多花個幾秒確認耳機上的電源指示燈轉為橘色,或是底座的電量指示燈開始閃爍才會比較保險。
翻轉到背面,此處可說是 A50X 的精華,配備了 3 組 HDMI 2.1 視訊埠和 3 組 USB-C 連接埠,當中有紅色標記的 USB-C 同時負責底座的電源和 PC 的數據傳輸,所以不論是否與 PC 連接,都「必須」與充電器連接,否則整個底座都無法發揮功能。
另外,針對 Xbox、PS5 的應用需求,底座的 HDMI 2.1 埠皆擁有完整版 48 Gbps 傳輸頻寬,能夠支援 4K 120 FPS 畫面輸出、VRR 可變更新率等功能。
而為保證獲得最佳使用體驗,用於連接遊戲主機和顯示器的須「皆為」通過 HDMI Ultra High Speed 認證的 HDMI 2.1 線材,才能保證獲得最佳使用體驗,否則將可能面臨線材頻寬不足,遭遇無法支援高解析度或高更新率的情況。
連接與實際體驗
A50X 最大的核心賣點就是能夠同時連接 Xbox、PS5、PC,並透過耳機自由切換來源,實現無縫的多機流的娛樂體驗,且底座再連接上有提供明顯的顏色和文字標註,不論是遊戲主機還是 PC,基本只要依照標示接入對應線材即可,難度的並沒有想像中的高。
唯獨需要注意的是,紅色的 USB-C 因為兼負 PC 數據傳輸和底座供電,所以不論如何都至少要與充電器連接。此外倘若 PC 的 USB-C 支援 10 W 以上的電力輸出,可以不使用包裝預先提供的三頭線,改為同時支援電力、數據傳輸的 USB-C To C 線材,達到簡化線材纏繞的麻煩。
然而按照底座預設的安裝方式的只能搞定 「PC 的音訊」,由於底座的紅色 USB-C 埠不具備 DisplayPort Alternate 模式,等於無法用來傳輸影像訊號。至於想要靠底座來輸出 PC 影像,方法不能說沒有,只是有些微妙。
實際上,A50X 底座註記為 Xbox、PS 的 HDMI、USB-C 埠並不會區分接入設備種類,所以即使混插也不會有任何影響,頂多前面板的提示燈與真實情況不符而已。
因此如果想要將 PC 顯示訊號接到底座上,可以選擇把 PC 上的線材接到原屬於 Xbox 或 PS5 的孔位中,但此方法限定於雙機流的玩家,如果是三機流,很遺憾 A50X 只可同時滿足音訊的部分,視訊上就注定得三選二了。
ASTRO A50X 影像切換示範
雖然 PC 的部分在視訊輸出上有所遺憾,不過 PC 用戶可額外透過羅技 G Pro Hub 同步程式來獲得更為豐富的體驗,也算是在功能上的一些小彌補。透過同步程式,用戶將可在調整耳機、麥克風的 EQ 以及進行韌體更新。
更特別的是,如果不想慢慢調音,G Pro Hub 還支援設定檔分享功能,可以在程式中直接下載各路用戶們針對不同遊戲調節出來的聲音效果,輕鬆獲得最適合在遊戲中的聆聽體驗。比較可惜的是,設定檔無法儲存在耳機之中,所以 EQ 的調整效果被限定在 PC 上。
耳機在音質上,A50X 用上了自家開發的 40mm PRO-G 石磨烯單體,支援最高 24 bit 高音質輸出,在 Xbox、PC 上額外開啟 Dolby Atoms 全景聲或 Windows Sonic 功能。
在遊戲環境中,A50X 的聲音表現有著相當優秀空間感,可從耳朵清晰感知到來從四面八方的聲響,在可感受到遊戲中物體的遠近差異的同時,也確保細節的呈現,不會讓人難以判斷遠處聲音的來源或發出聲音的物體種類。
至於三頻表現方面,耳機低音充沛、富有彈性與變化,砲火、引擎類的表現在精彩時刻會有直擊大腦震撼感,高音的部分在初期會略顯刺耳,所幸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表現有著一定的改善,考慮到耳機是為遊戲需求設計,中音表現四平八穩,解析力未到特別突出,但也不會一團模糊。
總結
羅技 ASTRO A50X 耳機打破一般無線遊戲耳機只專注於一對一的聲音傳輸,而是針對多機流玩家們的需求,將音訊、視訊整合在一起,讓用戶不論想要遊玩任何平台的遊戲,都只需拿起耳機就能實現即刻切換,不須插拔接收器,也不用進到電視、螢幕的選單調整,讓操作更為優雅簡便。
此外針對遊戲主機族群,耳機本體除了有著相當出色的音質外,自動開關的麥克風設計,以及可直接在耳機調節語音與音效權重的設計,也都能感受到羅技團隊有真的細心注意到真實環境下所會遭遇的狀況,提供市場上其他遊戲耳機所無法企及的便利與貼心體驗。
羅技 ASTRO A50X 建議售價 NT$ 12990,現已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