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6_101115](https://img.4gamers.com.tw/puku-clone-version/246bc562071f600d4656cd138f7d0a725869e2fc.jpg)
Steam 平台允許遊戲以「搶先體驗」(Early Access)模式發售,玩家社群先遊玩後,製作團隊再根據回饋靈活調整開發方向。Valve 公司近日悄悄為該功能加入新標示,提醒大家閒置多時的搶先體驗作品距離前次更新已經過了多久。
「搶先體驗」自 2013 年在 Steam 實裝,幫助不少獨立佳作實現正式發售的目標,如《深海迷航》、《方舟:生存進化》、《Rust》、《黑帝斯》(Hades)等等,就連 TGA 2023 年度遊戲《柏德之門 3》當初也是從 2020 年開始搶先體驗。
而搶先體驗狀態的遊戲內容變動幅度大,可能在新的版本改頭換面,或是正式發售時體驗劇烈升級,從而調整售價。但也有部分遊戲走不下去,被開發者放棄更新,永遠停留在搶先體驗階段。
對玩家而言,以往要從 Steam 商品頁面分辨搶先體驗的遊戲是「積極開發中」還是「閒置已久」有點麻煩,只能從其他人的評價,或是開發日誌的更新時間來觀察。
![2025-02-06_105904](https://thumbor.4gamers.com.tw/k9R4gNWV22_xssHu9BYcwxKa1zg=/filters:watermark(https://img.4gamers.com.tw/default-image/4gamers_watermark_20190925.png,-5,-3,0,17):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c46d3e530988c9e43f25e4838db2d52f3fcaa4b7.jpg)
第三方數據平台 SteamDB 發現,Valve 為改善前述痛點,今後 Steam 搶先體驗遊戲若超過 12 個月沒有更新,在商品頁面的「搶先體驗」標籤將被加註警語。
注意:開發者所做的最後一次更新是在 x 個月之前。 開發者在此處說明的資訊與時程可能不再是最新內容。
該機制據稱會在公告沒消息、遊戲版本停止更新 12 個月後觸發,若開發者還是沒有動作,標語會每個月遞增,之後每年遞增。
![2025-02-06_100835](https://thumbor.4gamers.com.tw/HUgNthsLiI2gvdsyvYGcRoet0ys=/filters:watermark(https://img.4gamers.com.tw/default-image/4gamers_watermark_20190925.png,-5,-3,0,17):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3b20b572e248b03441ced24610636e768157b22e.jpg)
Valve 並未對本次調整另行說明,但隨著越多遊戲採用此開發模式發售,搶先體驗比「正式發售後繼續更新」更有新鮮感,Steam 能加註警告標語是好事,能協助潛在玩家做出更明智的購買決策。
有趣的是,Steam 尚有部分作品似乎對正式發售沒興趣,如 20 萬則極度好評的《殭屍毀滅工程》,搶先體驗發售的時間幾乎和該功能實裝一樣早,今年 1 月底最新測試版已到 42.2,超過 10 年更新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