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蘭遊戲商 Movie Games S.A. 宣布針對 Steam 爆紅的犯罪模擬遊戲《Schedule 1》展開侵權調查,理由是其玩法與 UI 與自家的《毒販模擬器》(Drug Dealer Simulator)雷同,消息引發社群反彈,玩家聲稱前者在霸凌獨立遊戲團隊,並以負評灌爆《毒販模擬器》系列。
澳洲單人開發者 Tyler 的工作室 TVGS 製作暨發行的《Schedule 1》以非法藥物為核心,玩家用第一人稱視角在開放世界製造、販售、建立毒品帝國,遊戲今年 3 月 25 日在 Steam 搶先體驗,至今仍有 30 萬同上,多人趣味互動及高擬真毒品工法獲近 7 萬壓倒性好評。
另一方面,《毒販模擬器》由 Byterunners 開發、Movie Games S.A. 發行,玩家從骯髒的藏身處發跡,逐步控制圍事據點,僱用並訓練爪牙、開設毒品實驗室、與幫派交易在街頭崛起。
《毒販模擬器》首作於 2020 年推出,續作《毒販模擬器 2》於 2024 年問世,至今持續更新內容,但在發行商聘請澳洲法律顧問團隊對《Schedule 1》發起著作權侵權調查後,該系列被大量《Schedule 1》支持者負評攻擊,整體評價大幅下滑。
Movie Games S.A. 新聞稿寫到,早在《Schedule 1》發售之初,公司就利用內部資源進行 IP 比較分析,隨即發現《毒販模擬器》系列多項受著作權保護的元素遭到對方使用,雷同內容包含遊戲劇情、玩法機制,以及使用者介面(UI)等。
在通過董事會決策後,Movie Games S.A. 跨海採取法律行動保護自家 IP 進行侵權索賠,此舉被玩家社群看作是「霸凌」,《毒販模擬器》目前 1.8 萬評論好評率維持 8 成,但近 30 日超過 800 篇壓倒性負評,火力集中批評發行商「惡意打壓」成功的獨立開發者。
「針對一款以類似概念打造卻更受歡迎的遊戲發起侵權調查簡直荒謬至極」,也有評論認為 Movie Games S.A. 自稱「原創」的遊戲亦非創新,同時列出多款早於《毒販模擬器》發售的相似作品,質疑其提告立場的正當性。
《Schedule 1》雖然是一人開發的獨立遊戲,同上亮眼數據僅次《CS2》,並與《PUBG》、《漫威爭鋒》、《魔物獵人荒野》等大廠招牌作品一較高下,或許是眼紅,Movie Games S.A. 還特別強調該遊戲比 CDPR《巫師 3》同上峰值多出 10 萬,推估銷量接近 300 萬套。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ba639b3734d457147dd15fb135f0a3b912b96471.jpg)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39a2e6c7b0e3f2a5afbe9be29e821580c6ac6859.jpg)
:format(jpeg):quality(90)/https%3A%2F%2Fimg.4gamers.com.tw%2Fpuku-clone-version%2F2d5e513fd6356e1904312a6264ba95d1dfbd7598.jpg)
面對波蘭發行商的法律行動,目前《Schedule 1》暫時沒有影響持續更新內容,Tyler 預告 4 月 7 日將加入新的精品店、當鋪與牆面裝飾品。